市委  |  市政府  |  市政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05 15:34 来源: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市经信局局长  林 静
(2019年2月27日)

 

宣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关于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并将相关意见纳入 2019 年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强力推进。
  2019 年,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深入落实有关审议意见:
  一、积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2 月 11 日,春节后的第一 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全市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推进大会,聚焦工业强市,聚力招商引资。会上,首次表彰了 20 名功勋企业家和 50 户明星工业企业,奏响工业发展的最强音。一是强化园区建设。深化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推进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力争更多开发区进入全省 30 强。支持广德、郎溪经开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完善园区产业配套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园区产业集聚,支持各开发园区确定 2—3 个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提升产业首位度和竞争力。建设小微产业园 20 个,力争实现产值 50 亿元。二是强化产业集聚。
  围绕培育“4+1”千亿产业,制定主导产业推进意见和个性化扶持政策,加快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高水平建设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泾县高效节能电机新兴产业工程,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2%左右。加快培育“四新”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智谷软件产业园等“双创”基地建设,着力培育“互联网+制造”示范。三是强化企业培育。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推动“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企业 100 户以上。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培育认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5 户,新增一批行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培育省级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8 户。继续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计划,力争“上 云”企业 3000 户以上。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培育省级新产品 20 个、安徽工业精品 6 个以上。
  二、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谋划三个项目库。围绕先进制造业,建立投资超 10 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库,总投资 超 1000 亿元。建立了新兴产业“双百”项目库,全年新开工、新投产项目分别不少于 120 个,力争 2019 年完成投资 140 亿元。 建立了传统产业“千企升级”项目库,每户实施 1000 万元以上 - 2 -的技改项目,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升竞争力,力争 2019 年完成投资 100 亿元。二是突出招商引 资。对市直驻外招商机构布点进行了整合,将原来的 12 个驻外招商办事处调整为 6 个驻外招商办事处,集中优势力量突破重点区域。同时大力鼓励以商招商、市场化招商,并修订了招商引资 考核奖惩办法,明确项目不得拆分、挂靠和划拨,切实把招商工作推深做实,让考核奖惩更加精准。编制了《市本级重点产业招商目录》,紧扣产业链招商,积极补链延链,完善产业链条。三是深化对外合作。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 3.0 版》,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互促互融,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强与 G60 科创走廊城市融合发展, 组建 G60 电机产业创新联盟。力争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核心区建设落在宣城,开工落地苏皖合作示范区、松江•宣城产业园、 宣城•萧山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区域合作项目。精心办好第九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皖东南名品展销会等,努力打造高端展会品牌,提升宣城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积极化解发展中难点问题。一是加大金融扶持。统筹用好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资金效应。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放大担保功 效。力争 2019 年新增贷款 130 亿元以上、新型政银担贷款 50 亿元、税融通贷款 10 亿元。实施“助企翱翔”计划,积极对接上- 3 -交所科创板,2019 年新增企业上市(挂牌)10 家,完成直接融资 80 亿元以上。二是强化人才支持。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搭建劳动者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加强跨地区劳务对接,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缓解企业用工困难。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明星企业、功勋企业家和宣城工匠评选表彰。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保护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加大土地供给。推进闲置土地、僵尸企业、僵尸项目“三清”工作,破除无效供给。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建立工业企业分类评价体系,围绕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重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产业提升发展和经济提质增效。积极落实企业退城进园政策,扎实推进宣酒集团(老厂区)、皮皮王集团、裕华纺织等企业退城进园。
  四、积极营造工业发展新环境。一是健全支持政策。制定了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30 条”。2018 年兑现企业奖补资金 2.18 亿元。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四新经济”的若干政策》、退城进园、“僵尸企业”处置等专项政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施策。要着力推动既有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出台更多优惠措施,真金白银、真心实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健全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千名干部联系帮扶千企活动,健全企业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制定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机关干部联系小微企业的帮扶意见,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建立健全问题、措施和责任“三项清单”,进一步提升帮扶 工作的精准度、实效性,增强企业获得感。三是优化政务服务。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 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 打响“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服务品牌,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度。推进“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抽查。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政务数据互通共享。优化“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运行,提高事项办结率、问题化解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